我们应该如何定义AI?
正如您所敏锐观察到的,人工智能(AI)已成为当今时代无可争议的‘热门话题’,它不仅频繁地跃然于各大媒体的头条之上,更深深渗透进了公众的日常生活与讨论之中,几乎无处不在,难以回避。然而,正是这份无处不在的普及,也让我们意识到,AI在不同人的心中,其实描绘着截然不同的图景。
对于一部分科技爱好者与未来学家而言,AI是科幻电影中的现实版再现,它代表着一种能够超越人类智慧极限、拥有自主思考与决策能力的人造生命形式。这种观念中,AI不仅是技术的巅峰,更是人类探索未知、追求进步的象征。
而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说,AI的边界则显得更为宽泛与模糊。在他们眼中,几乎任何能够处理、分析并优化数据的技术,都可以被纳入AI的范畴。从简单的自动化流程到复杂的机器学习算法,这些技术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展现着AI的力量,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与变革。
因此,当我们谈论AI时,不妨保持一颗开放与包容的心,认识到它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概念或技术,而是一个由众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创新所共同构成的庞大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求,找到与AI相连的独特纽带。
在构建起讨论的基础框架之前,我们不妨先绘制一幅清晰的蓝图。此番讨论将围绕人工智能(AI)的核心本质展开,探究其定义的多样性与精确性,并触及那些与AI紧密交织、相互影响的诸多领域及技术。作为序幕,我们将首先聚焦三个标志性应用实例,它们犹如三面棱镜,各自折射出AI的独特光芒与广阔维度。通过这些鲜活的案例,我们将逐步揭开AI的神秘面纱,而在课程行进的每一步中,我们都将重温这些示例,犹如以不同角度重新审视宝石,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领悟AI的精髓。
应用实例1:自动驾驶汽车
自动驾驶汽车,这一前沿科技的结晶,正引领我们步入一个全新的出行时代。它们不仅是汽车的进化版,更是集多种高级人工智能技术于一身的智慧体。想象一下,当你坐在这样的汽车里,只需简单地输入目的地,汽车就会自动启动,运用先进的搜索与规划技术,在众多路线中筛选出最优、最便捷的路径,带你一路畅通无阻地抵达终点。
这一切的实现,离不开强大的计算机视觉系统。就像人类的眼睛一样,它们能够精准地识别道路上的各种障碍物,无论是车辆、行人还是突然出现的宠物,都能在第一时间捕捉到,并立即反馈给系统,确保行驶的安全。同时,自动驾驶汽车还具备出色的决策能力,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交通环境时,能够迅速而准确地做出判断,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保证行车的平稳与舒适。
而这些令人惊叹的技术,并不仅限于自动驾驶汽车本身。它们还被广泛应用于其他自主系统中,如为我们配送快递的机器人、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无人机,以及远航深海的自主航行船舶。这些自主系统的普及,正在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日常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道路将会变得更加安全。因为相比人类驾驶员,自动驾驶汽车不会因为疲劳、分心或情绪波动而出现判断失误,它们将始终保持高度的专注和警觉,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同时,物流行业的效率也将得到大幅提升,自动驾驶汽车将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完成货物运输任务,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
当然,自动驾驶汽车的普及还将带来一系列深远的影响。它们可能会推动城市交通的重新规划、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甚至引领整个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这些变化都将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和期待。
应用实例2:内容推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许多信息都是个性化的。比如,在Facebook、X(即Twitter)、Instagram、TikTok(抖音)、微博等社交媒体上,我们会看到专为我们定制推荐的内容;在线广告也会根据我们的兴趣和浏览历史进行精准投放;在一些音乐播放应用上,会根据我们的喜好进行推荐;甚至,许多在线出版商,如报纸和广播公司的网站,以及搜索引擎如Google,也会根据我们的行为和偏好,为我们提供个性化的内容。
想象一下,当你翻开《纽约时报》或《中国日报》的印刷版时,首页的内容对所有读者都是一样的。但是,当你打开它们的在线版本时,首页却为你量身定制,与众不同。这背后的奥秘就在于AI算法,它们决定了你看到的内容。
这些算法虽然神奇,但许多公司并不愿意透露它们的详细工作原理。不过,了解它们的基本原则对我们来说仍然很有帮助。在这个个性化信息时代,了解这些背后的工作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明智地选择和接受信息,避免被误导或操纵。
应用实例3:图像与视频处理
如今,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商业活动和政府服务中,比如按人像整理照片、社交媒体上的自动标签,以及身份证等证件查验等。不仅如此,类似的技术还能帮助自动驾驶汽车识别周围的车辆和障碍物,或是估算野生动物的数量,仅仅是这项技术应用的一些例子。
AI在图像和视频处理上的能力远不止于此。它还能生成或修改视觉内容。想象一下,你可以使用风格迁移技术,让你的个人照片呈现出梵高画笔下的风格,仿佛是大师亲手绘制。在电影制作中,AI更是大展身手,像《阿凡达》、《指环王》和皮克斯动画等热门影片中的计算机生成角色,能够精确复制真实演员的动作,让观众难以分辨虚实。
当这些技术不断进步并更加普及时,一个令人瞩目的影响浮现出来:人们将能够轻松制作出逼真度极高的假视频,这些视频将难以与真实拍摄的画面区分开来。这无疑挑战了“眼见为实”的传统观念,让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时,也不得不思考如何辨别信息真伪,维护一个健康、可信的媒体环境。
什么是AI,什么不是AI?这是一个难题!
如今,AI在媒体上的热门程度部分原因在于,人们开始用这个词来指代那些过去有着其他名称的事物。从统计分析到商业智能,再到手动编写的“如果-那么”规则,几乎所有内容都可能被冠以AI之名。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公众对AI的认知如此模糊呢?让我们来探讨几个原因。
缺乏官方统一定义
即便是AI领域的专家,也难以给出一个让所有人都信服的AI定义。AI这一领域本身就在不断发展和变化,新的技术和应用层出不穷,使得AI的定义也在不断被重新塑造。
科幻作品的影响
科幻小说、电影等文化产品对AI的描绘往往充满了想象力和夸张成分,这些形象在公众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这些虚构的AI形象与现实中的AI技术相差甚远,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公众对AI的误解。
任务难易度的误导
有些任务对人类来说轻而易举,但对计算机来说却难如登天;而有些任务对人类来说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计算机却能轻松应对。这种差异使得我们很难准确判断哪些任务属于AI的范畴,哪些则不属于。
……而那些看似困难的任务实际上却相对简单。
相比之下,下棋和解答数学题这些任务可能会让人觉得非常困难,需要多年的练习才能掌握,并涉及我们的“高级能力”和集中的有意识思考。难怪早期的AI研究主要集中在这类任务上,当时人们可能认为这些任务就包含了智能的本质。
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下棋非常适合计算机来完成。计算机可以遵循相当简单的规则,并以每秒数十亿次的计算速度来计算出多种可能的走子序列。在1997年著名的“深蓝”与卡斯帕罗夫的对弈中,计算机击败了当时的人类世界冠军。
什么是更有用的定义呢?
如果说“电脑还做不到的事情”只是一个玩笑式的定义,那么一个更有用的尝试应该是列出AI所具有的特性,在这种情况下,就是自主性和适应性。
关键术语解释:
- 自主性(Autonomy):
指的是能够在复杂环境中执行任务,而不需要用户持续指导的能力。 - 适应性(Adaptivity):
指的是能够通过学习经验来提高性能的能力。”
词汇可能具有误导性
在定义和讨论AI时,我们必须格外谨慎,因为我们使用的许多词汇可能具有相当强的误导性。常见的例子包括“学习”、“理解”和“智能”。
例如,你可能会说某个系统是智能的,也许是因为它能提供准确的导航指令,或者在皮肤病变的照片中检测出黑色素瘤的迹象。当我们听到这样的话时,“智能”这个词很容易让人误以为该系统能够执行任何智能人士所能完成的任务:比如去杂货店买食材、做晚饭、洗衣叠衣等等。
同样地,当我们说计算机视觉系统能够理解图像,因为它能够将图像分割成不同的对象,如其他车辆、行人、建筑物、道路等时,“理解”这个词很容易让人误以为该系统也明白,即使一个人穿着印有道路图案的T恤,也不能在那条“路”(实际上是衣服上的图案)上开车(更不能开到人身上)。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我们的理解都是错误的。
警惕“手提箱式词汇”
认知科学家、人工智能领域最伟大的先驱之一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创造了一个术语——“手提箱式词汇”(suitcase word),用来形容那些即使我们只打算表达其中一种意思,却会附带一大堆不同含义的词汇。使用这样的词汇会增加误解的风险,就像上面提到的那些例子一样。
重要的是要意识到,智能并不像温度那样是一个单一的维度。你可以将今天的温度与昨天的温度进行比较,或者将赫尔辛基的温度与罗马的温度进行比较,并判断哪一个更高、哪一个更低。我们甚至倾向于认为,可以根据人们的智能对他们进行排名——这就是智商(IQ)测试的目的。然而,在人工智能的语境下,显然不能根据单一的轴线或维度来比较不同的人工智能系统在智能方面的表现。一个下棋算法是否比一个垃圾邮件过滤器更智能,或者一个音乐推荐系统是否比一辆自动驾驶汽车更智能?这些问题毫无意义。这是因为人工智能是狭义的(我们将在本章末尾再次讨论狭义人工智能的含义):能够解决一个问题并不能说明就能解决另一个不同的问题。
为什么说“一点人工智能元素”而不说“一个人工智能”
我们有时候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些技术或方法里只包含了一点儿人工智能的特性,就像做菜时只加了一点点盐来调味。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会说这是“一个人工智能”,因为整个技术并不完全基于人工智能,只是用到了人工智能的一些技术和理念。
所以,当我们想要描述某事物包含多少人工智能元素时,更合适的说法是“这个里面有一部分人工智能”或者“这个技术具有一定的AI特性”,而不是简单地称之为“一个人工智能”。这样做能更准确地表达事物的本质,避免引起误解。
注意
“AI”不是一个复数
当我们谈论AI时,得记住它不是一个可以数来数去的东西,比如“一个AI”、“两个AI”这样。AI其实是一门学问,就像数学或生物学那样,它包含了很多概念、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所以,我们不应该说“一个AI”,这就像我们不会说“一个数学”或“一个生物学”一样。如果你想说我们需要更多的AI技术或应用,那么应该说“我们需要更多的AI技术”或者“我们需要更多利用AI的方法”,而不是说“我们需要更多的人工智能”。这样说起来是不是更清楚、更自然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