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职业成长-正文

从 0 到 1,在大城市搭建人脉网络的实用攻略

关注启职鹿公众号
聚焦于在大城市打拼如何发展人脉这一话题。人脉形成需经历互识、互惠、互信三个阶段。互识阶段要主动破冰,可通过参与课程、小组、社群等场合接触他人,介绍自己时用体现价值的标签加深印象,还可借助发红包、找共鸣等方式实现交互。互惠阶段,提供帮助可整理课程资料、分享技巧等,同时要学会麻烦对方,并做到答应的事有兑现。互信阶段,可通过共同合作项目建立业务信任,日常交往中还要互捧不互踩。遵循这些阶段和方法,有助于在大城市建立优质人脉。

今天我们的话题是在大城市打拼,如何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人脉。这个问题对于很多出生在中小城市,然后到大城市独自打拼的人来说,应该很有共鸣。我们经常遇到这个问题的背景往往是这样的:自己一个人在大城市打拼,同学也没几个,大家都知道职业发展越往后越需要人脉,那到底怎么才能发展自己的人脉呢?这个问题其实挺大的,关于人脉发展和人脉管理,这很难用简短的描述就能说清楚,所以,我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首先,第一步我们要想清楚这样一个话题,就是一个人的人脉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所谓的人脉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跟对方能够产生一定程度的互信,你们两个之间能够合作做一些事情。就像拼图一样,你有他需要的部分,他也有你需要的部分,这样自然就会成为人脉。一般来说,人脉是怎么形成的呢?我在这里讲了 “三个互” 。一般来说,我们所有的人脉,仔细想想,都经过了这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叫 “互识”。什么叫 “互识” 呢?就是你们相互认识,至少你们得先相互认识吧。你认识他,他也认识你,你知道他叫什么名字,是做什么的,这是第一步。然后呢,当你们相互认识完了之后,就会进入到 “互惠” 阶段。“互惠” 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相互惠及对方,相互帮忙,你帮我一个忙,我帮你一个忙,这叫互惠。当你们互惠的次数变多的时候,就会产生 “互信”,也就是相互的信任。当你们产生相互的信任的时候,这个人脉就算是大致牢固地建立起来了,就是这样的过程。所以,当你知道人脉是怎么形成的,那我们就知道每个阶段该怎么做了。

接下来我们一个一个来分析。

第一个阶段 “互识”,其实做的事情就是你需要 “破冰”。在大城市里跟很多人都不认识,这时候你就需要找到更多可以认识的人,跟他们之间形成相互认识的关系,我把这个过程称之为 “破冰”。那怎么破冰呢?你说想认识更多的人,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其实最好的办法,第一步肯定得接触到人。你不能天天宅在家里,跟任何人都不接触,还能认识人,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想破冰,就得参与到人群的场合当中。你需要进入到那些能接触更多人的环境里,在接触很多人的过程中找到能够相互认识的人。因此,你首先就得挑选场合。

那会有什么样的环境呢?比如说最简单的,参加培训。你参加一个几十人的课程班,在这样的班级里,你自然就能够跟别人 “互识”。因为你们有了一个共同的身份,都是学习者,都在学习某一个课程,这样就会形成一个 “互识” 的环境。再比如说一些小组,像某些平台会有同城小组,大家有共同的兴趣、共同的爱好。在这个小组里,大家可以共同发起一些项目,讨论一些话题,这不就有了 “互识” 的场合吗?现在受疫情影响,没有办法在线下聚会,那我们可以在线上进行。比如线上会有社群,微信群、QQ 群里大概有三四十个人,大家会共同讨论一些感兴趣的话题,或者一起学习某些课程,在这样的社群里就有了 “互识” 的场合。你就可以在这个场合里去寻找 “互识” 的机会。

进入到这样的场合后,要怎么实现 “互识” 呢?第二步叫做 “介绍”。什么叫 “介绍” 呢?第一个当然是你得介绍自己。这样在这些人的眼里,对你就能形成一个初步的印象。如果这个印象越深刻,你们 “互识” 的成本就会越低。那怎么介绍自己呢?这里有两个技巧,一个叫做 “标签”,一个叫做 “价值” 。介绍自己一定要给自己打标签,如果你不给自己打标签,别人就会给你打标签,别人为了记住你就得给你打个标签。所以,与其让别人随意给你打一个你不一定想要的标签,不如自己给自己打一个想要的标签。那怎么给自己打一个好的标签呢?你就要去想,我在这样的人群里能为这些人提供什么样的价值。所以这个标签一定是体现你能为对方提供价值的,比如说,你可以打个标签说 “我是 PPT 达人” 。这个标签就很好,意思就是只要对方有做 PPT、美化 PPT 或者在 PPT 上需要一些建议的需求,你就可以提供帮助。再比如你说 “我是一个职业规划师”,对方如果有工作上的困惑、职场上的问题,就可以跟你聊一聊,这就是你给对方提供的价值。又比如说,你说 “我是在上海最懂吃的人”,只要对方来到上海想吃东西,你就能给对方推荐地方,这个标签也能给对方提供价值,对方到上海就可能想跟你联系。

当你做完自我介绍之后,可能也需要别人做一个介绍。这是线下的介绍方式,那线上怎么弄呢?线上也很简单,同样给自己贴个标签。比如在微信群里,你可以在微信收藏里写一段内容,包括我的昵称是什么,我的坐标是什么,我能给别人提供哪三个价值,我最重要的一个成就是什么。大概 200 字左右。只要进入群里需要自我介绍,你就把这 200 字的内容发进去,这样所有人就都知道你的标签了,这就是介绍,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第三步呢叫做 “交互”。你要跟对方建立一定的交互。在群里要建立交互,怎么交互呢?交互就像打乒乓球一样,你发个球过去,对方得回过来。其实一个最简单的交互方式,如果是线上的话,就在群里发一个小红包。你发一个红包,对方接收这个红包,你们就实现了一次交互。还有更好的交互方式,就是你们之间能够达成一个回合。简单的交互策略是什么呢?就是一个字 ——“共” ,两个字就是 “共鸣” 。什么意思呢?你要跟对方在交互的过程中找到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说共同的兴趣,对方突然讲一个关于球的事,你说 “哎,我也喜欢球” ,这样就有了共同的兴趣,你们俩就可以产生交互了。如果没有共同兴趣,看看有没有共同地域,地域往往也是个很好的交互话题。对方说来自某个地方,你说 “哎呀,我也是那儿的” ,如果不是,你说 “我二舅也是那儿的” 或者 “我在那儿呆过好长时间” 也可以,然后讲讲当地的名胜古迹、好吃的东西,对方没听说过的那些,这样马上你们之间就会产生共鸣。再比如说职业、学习的专业,你要尽可能通过对方的自我介绍找到你们之间能产生共鸣的地方。当你们之间产生共鸣之后,“互识” 就实现了,你对他有一个印象,他对你也有一个印象,“互识” 这个阶段就完成了。

“互识” 这个阶段完成之后,就开始进入第二个阶段,叫做 “互惠” 阶段。“互惠” 就是怎么才能互相帮助呢?第一部分当然就是怎么提供帮助。很多人都会觉得一说帮助就是得有多大能力,要么就得有人脉资源,要么自己家里有很厉害的背景,要么就是能给别人介绍工作,或者自己很有钱,其实不是这样的。帮助可以很简单,比如说大家一起去听一个课程,你把课程的内容整理成思维导图发给大家,这就是一个帮助。每个人都能做到,就是多花十分钟的事,这就是帮助。还有比如说你对 Office 办公软件很熟悉,对 Excel 或者 PPT 很精通,这时候在群里观察到有人需要相关帮助的时候,你提供一个小技巧;或者有人需要某种资料,你分享给他;或者你发现某个网站对他很有帮助,就把网站推荐给他;又或者有人在群里发一篇文章,你帮忙转发,这些都叫提供帮助。你只要提供一次帮助,对方就会记住你一次,多提供几次,对方就会多次记住你。次数多了,你们的 “互惠” 关系就更清晰了。

当然,提供完帮助之后,你还要干第二件事,不能光提供帮助,你要学会麻烦对方。让对方帮助你一次,这非常重要。好多人都会说,不要麻烦别人。但其实人脉是麻烦出来的,你麻烦对方一次,就多了一次交流互动。这在心理学上有个效应叫做 “富兰克林效应” 。富兰克林是美国开国元勋,他在认识很多人的时候,会玩这么一手。比如他看到对方有本书,他就说:“哎,这书不错,有点意思,能不能借我看一天或者看几天?” 在那个时候,书还蛮贵的,他管别人借书,对别人来说确实是个麻烦。如果别人正好有时间,就借给他了。既然有借就有还,这个借还的过程,你们之间就产生了一次来往。富兰克林说,人们都愿意把书借给他,一方面是因为他会还书,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你麻烦别人的时候,别人其实很喜欢被麻烦,特别是那种小麻烦。为什么呢?因为当你麻烦别人的时候,你内心是有向对方求助的感觉,对方会有一种被尊重感和被喜欢的感觉,觉得你信任他、喜欢他才会麻烦他。这种被喜欢、被尊重的感觉是人们非常想要的,因此一定要学会给别人一个小麻烦,但要是小麻烦,不是特别大的麻烦,比如不是说你要买房子找对方借 50 万块钱这种麻烦。麻烦完对方之后,还有第三步,叫做 “讲信用” 。“讲信用” 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们之间的交互,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兑现。当你答应了别人做一件事,最后一定要做到,这样你们之间就建立了一层信用。这个时候,你们第二阶段 “互惠” 就达成了,其实到这个程度,这个人脉就已经有一定坚实的基础了。

我们再说第三步,怎么实现 “互信”。“互信” ,第一步叫做建立业务信任。信任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要托付给对方一件事,换句话说,就是你要让对方帮你冒一个险,或者你冒险让对方帮你做个事。意思就是对方有可能做不成,但是你也依然愿意托付给他。在业务上,你可以托付给对方一个东西,同时对方也可以托付给你一些事情,这样你们的信任就建立起来了。那建立业务信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是什么呢?就是共同合作完成一个项目。你们共同合作完成一个项目,本身就代表着互相可以托付,互相可以建立信任了。

最后再教大家一个诀窍,你跟你的人脉之间一定要 “互捧” 。只要是你认识的人,看到了他的优点、看到了他的价值,你就一定要在其他人面前夸赞他。比如你说 “他在这方面特别厉害,你们以后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在这方面去找他” 。一定要 “互捧”,而不要 “互踩” 。好多人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看到那个人在某方面不太好,就经常踩他,说 “他就是不行,他在这方面就是不行” 。好的人脉一定都是 “互捧” 出来的,哪怕你内心认为那个人其实挺不靠谱的,也不要说出来,你要观察他的亮点,说他好的地方,不好的地方可以不说。当然,如果有些人实在接受不了,就是看不惯这个人,那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提这个人就好了。所以在你嘴里说出来的话,尽量都是好话,尽量不要说别人的坏话,哪怕这个人确实有不好的地方。你看很多人去黑罗振宇,说罗胖每次夸了哪家公司,那家公司之后就出问题,被称为 “业界毒奶” 。但你看罗胖从来没黑过任何一家公司,没黑过任何一个创业者,他对所有人都是在夸赞,绝对不会去踩对方。我觉得这就是建立人脉很重要的一个原则,哪怕对方确实有些问题,不踩,哪怕不说,也要去夸赞。所以你看他的人脉就会很好。

最后总结一下,人脉发展其实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 “互识”,通过 “破冰” 让对方对你建立一个深刻的印象;第二个阶段叫 “互惠”,通过互相帮助、互相麻烦,达成一种交换来往;第三个阶段叫 “互信”,互信的前提是你们能够合作,一合作信任就建立起来了。

本文“从 0 到 1,在大城市搭建人脉网络的实用攻略”为本站原创作品,发布者:鹿小编,其版权均为启职鹿所有。
严禁任何未经授权的转载行为,若需转载,请与service@qizhietd.com联系并取得授权确认后。请清晰标明文章来源出处以及原作者署名,共同维护良好的创作环境。
同时,启职鹿诚邀您加入我们的平台,共享您的见解与思考,携手促进职场技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