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 “再等等” 成为你的绊脚石
大家好,欢迎继续收听《启职鹿成就更好的职业》系列内容,这次我们来探讨一个话题:为何我们总是言及‘再等等’?此三字,为何比失败更为可怕?
曾有一友人,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知名私企。每次见面交流,他总是抱怨工作强度太大、同事间竞争激烈、晋升通道狭窄。当大家建议他另寻高就时,他总说:“再等等,等这个项目结束,我就考虑换工作。” 起初,朋友们还理解他的纠结。然而数年过去,一个又一个项目结束,那个 “等项目结束” 的时刻却从未真正到来。他依旧在那家企业,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同样的抱怨,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变。
因为他的不断 “再等等”,错过了许多宝贵的机会。在他犹豫的这些年里,同行业中一些新兴企业崛起,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丰厚的薪资待遇,他的一些前同事勇敢地跳槽后获得了快速的职业成长,而他却困在原地,眼睁睁看着这些机会溜走。同时,他也错过了提升自己综合能力的最佳时期,原本他可以在新的环境中接触不同的业务和挑战,不断充实自己,可如今他的专业技能逐渐变得单一和陈旧。他还错过了可能的人生转变,或许在新的岗位上他能找到真正的职业热情和人生方向,然而 “再等等” 让他始终在不满足的现状中徘徊,蹉跎了岁月。
在过去近二十载岁月中,常闻有人言:‘待我准备妥当,便如何如何。’‘待我夯实专业,便辞职离去。’‘待我忙完此阵,便去创业。’‘待至明年,定要学好英语。’然而,多数言此之人,始终处于‘再等等’之状态,而他们所等待的那个时刻,却从未显现。
在此,我郑重指出,‘再等等’这三个字已然贻害我们许久。多数之‘再等等’,实则仅是自身缺乏跳出舒适圈之借口罢了。在逃避改变之人眼中,机会永远不会成熟,而我们的职业生涯,也往往被‘再等等’所害。
一件事情,因‘再等等’,到最后可能后果极为严重。为何?盖因所有之事,初始皆不会显现复利之价值,然越至最后,便越发明显。人们‘再等等’之表现,多源于不着急之心理,总以为时间充裕,却不知自己错过更多。
《蝴蝶效应》这部电影,想必众人皆有耳闻。南美洲一只蝴蝶扇动翅膀所产生之微风,经海洋之后,竟变为风暴。同理,任何一件你不急于处理之事,到最后皆有可能引发致命之蝴蝶效应。例如,若不着急体检,最终之复利结果可能是大病一场;不着急运动,最后可能损失健康;不着急跨出原有舒适区,最后可能失去斗志,沉沦下去。
而那些急于改变、选择不再等待之人,或许在初始阶段效果并不显著,犹如存钱之初,利息所得甚少,甚至会显得有些愚笨。但这些人急于犯错,急于改错,急于让自己不断成长。越至最后,复利之效能便越发明显。
我的同学老张,他是典型的理工科思维,平日里就和各种数据、公式打交道。一直以来,写作对他来说简直就是难以跨越的鸿沟。记得大约五年前,不知哪根筋搭错了,他突然决定要写作。一开始他写出来的东西那叫一个惨不忍睹,语句生涩得就像小学生刚学写作文,我们都觉得他这是瞎折腾。可老张不管别人怎么看,每天雷打不动地坚持写 1000 字。一开始几乎看不到任何进步,他的文章依旧被大家调侃。但老张不气馁继续埋头苦写。慢慢他的文字开始有了变化,语句越来越通顺,表达也越来越清晰。几年后老张突然给我们带来一个巨大的惊喜,他竟然出版了一本书!那本书里的故事生动有趣,观点深刻独到,也获得了很多读者的赞誉。现在的老张,居然靠着版税过上了令人羡慕的生活,当初那些嘲笑他的人都不禁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我在说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案例,罗琳在创作《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之前,生活极其困苦。她经历了婚姻破裂、独自抚养孩子、失业等挫折,只能依靠政府的救济金生活。然而在如此艰难的处境下,罗琳从未有过 “再等等” 的心态。她没有因为生活的困窘而等待更好的时机去追求自己的写作梦想,而是毅然决然地在狭小的咖啡馆里,在孩子睡着后的深夜,坚持不懈地创作。她的手稿曾多次被出版社拒绝,但罗琳没有气馁,不断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品。她深知,等待永远不会带来成功,只有行动和坚持才能改变命运。终于,《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得以出版,并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罗琳也因此成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作家之一。她的坚持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为全球无数读者带来了一个神奇的魔法世界。如果罗琳当时选择了 “再等等”,或许我们就永远无法领略到那个充满奇幻与冒险的魔法世界,而她自己也可能会在生活的困境中继续挣扎,错过这一改变人生的绝佳机会。
故而,任何一件看似愚笨之事,在时间之陪伴下,皆会给你带来巨大之复利效应。而那些‘再等等’之人,却因此错过了那个更好的自己与更富有的自己。
那么,为何你总会出现‘再等等’之情况呢?通常而言,乃是由以下三种情况所致。
其一,‘我应该’‘我必须’之思维。某些人在某一领域取得些许成就,便会为自己设定一人设,即‘我能将所有事情皆做好’。故而,当他们面临无把握、非百分百确定之情况时,总会选择退缩。因害怕失败破坏自己之人设,此乃阻碍我们行动之首要障碍。我们总爱将自己擅长之事中的人设带入新的领域,仿佛自己天生就该做好每一件事。此种预期会导致在做事之时,获得被视为理所当然,而失败则无法接受。与其面临失败之可能,不如不去尝试。然而,任何一个新的领域,任何人刚进入之时必定是小白一枚,此与你的年龄或江湖地位毫无关系。因此,学会接受自己‘暂时还不会’,注意,是‘暂时还不会’。如此一来,每获得一点进步,皆为收获。太多之人被自己所设之人设所累,却忘却了自己最关键之人设,那个被无数谚语和俗语所告知之人设。此人设为何?那便是‘学习者’,此乃我们自己最关键之人设。
其二,‘心想明白’思维。‘我得先把这件事情想明白再去做。’此乃许多人面对事情时望而却步、常拿来用之借口。然而,大多数事情在初始之时几乎不可能被想明白。因为真正能让你想明白的唯有去做。例如,你若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首先应像优秀管理者一样去做一些事情,即便不理解,亦可先复制行为。因为通过行为会带动思想之改变。你若想让自己更快乐,应先去更多地笑。笑着笑着,便会更开心,而非先去研究心灵鸡汤。请记住,无人能在一开始便想明白所有之事,皆是干出来的。而你所要做的,便是让行动的第一步发生,之后便会自然而然地愈发想明白。
其三,没有非做不可之精神支持。许多人将不能坚持归结于自己意志品质不强,似乎自己天生就不是一个能坚持之人。然我认为,大多数未被坚持下来之事,乃是因为你压根就不想干成。真正能干成之事,从来不是靠意志品质支撑下来的,而是靠做这件事情的意义。例如,许多男生大学时追女生,便能让去图书馆这件平常之事变成一种享受;再如那些坚持读书之人,大多数是真的喜欢看书;坚持跑步之人,是真的在享受跑步。任何事情都需要你为其找到一个非做不可的理由,而非靠意志品质支撑。比如你学英语,若你的动力来自于非常看好某只美国股票,必须用英文才能操作,那你的英语必定能在短时间内有所提升。
诸位朋友,等待是人生最大的浪费,行动才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不要让 “再等等” 成为你未来的遗憾,从这一刻开始,勇敢地去做,去追求,去拼搏。相信自己,只要迈出第一步,未来的路必将充满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