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天后的世界》
《5000天后的世界》是一本由凯文·凯利所著的充满前瞻性和深刻洞察力的著作。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思考方式,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未来5000天(约13年)内可能发生巨大变化的科技、社会、经济等多个领域。他预测未来的世界将是一个一切都与AI相连的世界,即“镜像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将高度融合,产生新的平台和巨大的变革。
作者详细描绘了由全新科技打造出的未来世界面貌,特别是镜像世界和AI的高度发展。他探讨了AI与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影响,以及后GAFA时代的出现。同时,他也对食品、交通、财富、能源和教育等领域的未来趋势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预测。
出版信息
- 书名:《5000天后的世界》
- 副标题:AI扩展人类无限的可能性(部分版本有)
- 原作名:The Next 5000 Days
- 作者:[美]凯文·凯利
- 译者:潘小多
-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 出版时间:2023年4月
- ISBN:9787521753059
- 定价:69.00元
- 装帧:精装(部分版本为平装)
- 开本:32开
- 页数:约216页(不同版本可能略有差异)
作者介绍
凯文·凯利的职业生涯始于《全球概览》杂志的编辑和出版人工作,随后他创办了《连线》杂志,并以其独特的报道和深入的分析,将该杂志打造成为科技领域的权威媒体。他的著作如《失控》、《科技想要什么》和《必然》等,都对中国互联网界和科技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展现了他对科技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作为一位未来学家,凯文·凯利以其准确的预言和敏锐的洞察力而著称。他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预见了Web2.0时代的到来和“去中心化”的互联网发展趋势,这些预言如今都已成为现实。他的新作《5000天后的世界》更是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未来5000天内可能发生巨大变化的科技、社会、经济等多个领域的蓝图。
一、个人背景与早年经历
- 出生地与出生时间:凯文·凯利出生于1952年,地点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
- 早年兴趣:在他13岁时,父亲带他去参观了一个计算机展会,那些房间大小的机器给他父亲留下了深刻印象,尽管当时的凯文·凯利对此不以为然,但这或许在他心中埋下了科技的种子。
- 教育与休学:1971年,凯文·凯利在罗得岛大学念书,但一年后便选择休学。这段经历可能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索自己的兴趣和追求自己的梦想。
二、全球旅行与职业启蒙
- 亚洲之旅:20岁那年,凯文·凯利用打工挣的钱买了一张从新泽西到亚洲的机票,开始了他的长途旅行。他先后到访了中国的香港和台湾、日本、韩国以及印度、尼泊尔、阿富汗、伊朗、也门和耶路撒冷等地。这段经历不仅开阔了他的眼界,也让他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乐天派。
- 摄影爱好:在亚洲的日子里,凯文·凯利作为自由摄影师,拍摄了当地的节庆活动和风土人情。他对摄影的热爱不仅让他记录下了珍贵的瞬间,也让他学会了从不同的视角观察世界。
三、职业生涯与科技预言
- 杂志编辑与创业:在回到美国后,凯文·凯利开始为杂志撰稿并创业。他的职业生涯始于《全球概览》杂志的编辑和出版人工作,这份工作让他有机会接触到最前沿的科技和思想。
- 《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最为人所知的身份是《连线》杂志的创始主编。这本杂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报道,成为了科技领域的权威媒体。
- 科技预言家:凯文·凯利以其前瞻性的思考和深刻的洞察力而闻名于世。他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预见了Web2.0时代的到来和“去中心化”的互联网发展趋势。他的著作如《失控》、《科技想要什么》和《必然》等,都对中国互联网界和科技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个人理念与著作
- 核心理念:凯文·凯利的思考一直围绕人与科技的关系展开。他认为科技不仅仅是工具,更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变革的重要力量。
- 代表著作:除了《5000天后的世界》外,他的代表作还包括《失控》(1994)、《科技想要什么》(2010)和《必然》(2015)等。这些著作不仅探讨了科技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图景,还深入分析了科技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影响。
五、真实故事与人生哲学
- 骑行美国:在经历了一次精神上的“死亡”体验后,凯文·凯利决定骑自行车跋涉5000英里横穿整个美国。这次旅行不仅让他体验了生命的光辉,也让他更加坚定了对科技和未来的信念。
- 人生忠告:在70岁生日时,凯文·凯利发布了103条他希望早点知道的人生忠告。其中一条引人深思的忠告是:“问问那些你钦佩的人:他们的运气时常出现在远离主要目标的弯道上。所以接受走弯路。对任何人来说,生活都不是一条直线。”这句话不仅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也激励了无数人去拥抱变化和挑战未知。
书籍内容概述
1. 未来科技趋势预测
- AI与镜像世界:凯文·凯利在书中预言,未来的世界将是一个一切都与AI相连的镜像世界。这个世界将通过AR(增强现实)技术完全数字化,并引发新的力量和财富的产生。在镜像世界中,“历史”成为动词,人们能够重新定义和塑造过去,开辟新的可能性。
- 新兴技术:书中还讨论了许多前沿技术,如3D打印、人体增强、宇宙殖民、超级智能等,这些技术将在未来5000天内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2. 产业革命与社会变革
- AI与产业革命:AI作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关键技术之一,将与自动化一道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凯文·凯利认为,未来的AI将更多地应用于重复性工作,为人类创造更高效的生产力。
- 社会形态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平台和工作方式将应运而生。这些变化将影响工作形态、政府的存在以及社会组织的形态,制造、金融、物流、交通、旅游、农业、教育等多数产业也将因此产生极大变化。
3. 未来生活与工作
- 工作形态:在镜像世界中,新的工作形式将出现,这些形式可能更加松散和平等,强调信息共享和协作生产。工作和娱乐的界限可能会逐渐消失,人们将越来越难以界定自己是在工作还是在娱乐。
- 生活方式:未来的生活将变得更加便捷、安全和智能。家庭将更加智能、自动化和互联;交通将更加高效、便捷和环保;食品将更加安全、高质、营养丰富和美味;医疗将更加定制化和智能化;教育将更加个性化、自适应和可访问。
4. 亚洲的崛起与科技地缘政治
- 亚洲力量:凯文·凯利在书中强调了亚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在未来世界中的重要地位。他认为,亚洲的崛起将左右世界的发展,并对全球科技地缘政治产生深远影响。
- 城市兴起: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未来的城市将更加重要。大城市将被高度机械化的农场环绕,产业将塑造城市的类型,并引发城市之间的人才争夺。
核心主题与预测
1. 镜像世界(Mirror-world)
- 概念:凯文·凯利预测未来的世界将是一个一切都与AI相连的世界,他称之为“镜像世界”。这是一个在现实世界基础上增加时间维度,通过AR(增强现实)等技术实现完全数字化的虚拟世界。
- 特点:在镜像世界中,人们可以通过智能眼镜等设备实时查看过去或未来的场景,实现与虚拟世界的无缝交互。它不仅是一个四维空间,更是一个可以重新定义和塑造过去的动态世界。
2. AI与新一轮产业革命
- AI的角色:凯文·凯利认为AI将成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关键技术之一,与自动化一道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未来的AI将更多地应用于重复性工作,为人类创造更高效的生产力。
- 产业影响:AI的进化将推动食品、交通、财富、能源和教育等多个领域的深刻变革。例如,在食品领域,生物科技将带来创新;在交通领域,自动驾驶将成为主流;在教育领域,个性化学习将成为可能。
3. 新平台与工作方式的变革
- 新平台的出现:继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之后,凯文·凯利预测将出现一个崭新的巨大平台——镜像世界。这个平台将影响人们的工作方式和政府的角色,催生新的组织形式和工作形态。
- 工作方式的变化:在镜像世界中,数以百万计的人可以同时参与一项事业,实时自动翻译器将消除语言壁垒,促进全球协作。这种新的工作方式将打破地理位置的限制,使工作变得更加灵活和高效。
4. 社会形态与地缘政治的变化
- 社会扁平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形态将变得更加扁平化、去中心化。传统的公司和政府角色将受到挑战,新的组织形式和权力结构将应运而生。
- 亚洲的崛起:凯文·凯利认为亚洲将崛起为左右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和印度将成为亚洲时代的主导者。这将改变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和经济发展模式。
- 城市的兴起:城市的兴起也将塑造未来的世界格局。大城市将被高度机械化的农场环绕,产业将塑造城市的类型并引发城市间的人才争夺战。
写作特色与影响
- 前瞻性与深刻性:凯文·凯利以其前瞻性的预测和深刻的洞察著称于世。《5000天后的世界》不仅探讨了科技发展的趋势还深入分析了科技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 启发与思考:该书激发了人们对未来的无限遐想并启发读者思考如何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中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它为我们提供了应对未来变化的思考和策略。
- 广泛影响力:自出版以来,《5000天后的世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成为国际畅销著作之一。它对科技界、商业界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原文摘录
当购买一样产品时,你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它的产地等相关信息。当你想知道饮用的水产于何时,你只要看眼瓶子就能知道一切相关信息,帮助自己判断是否购买(可能有人从来不会考虑这些,不过我自己是非常在意产地和原材料的)。
这段摘录展示了未来科技如何使产品信息更加透明化,消费者可以轻松地获取产品的产地、生产日期等关键信息,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购买决策。
科技不是一个不偏不倚的中立存在,它会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引发问题。二者比例看似各占一半,其实不然。科技带来的益处占比为51%,而它引发的问题占比为49%。虽然二者之间只存在2%的微妙差别,但是如果将这个比例放在时间的长河之中,我们就会看到其差别有多么巨大。
这段摘录深入探讨了科技的双刃剑特性,即科技在带来益处的同时也会引发一系列问题。作者认为,虽然科技带来的益处和问题在比例上看起来相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差别将变得越来越明显。
AR和VR可以推动共同协作,因此可能有的读者会猜测,公司这种组织是不是终将失去存在的意义。甚至有人预测,未来自由职业者会增加,零工、短工会带动经济运转,所谓的“零工经济”会得到发展。
这段摘录预测了未来工作形态的变化,随着AR(增强现实)和VR(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共同协作将变得更加便捷,这可能导致传统公司组织的形态发生变化。同时,自由职业者、零工和短工的数量可能会增加,推动“零工经济”的发展。
镜像世界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由数百万人同时参与的、覆盖全球的层叠结构。在这个世界中,虚拟世界会与现实世界相重叠。比如,走在城市街头,你只需要对智能眼镜发出指令——“我想看到这里100年前是什么样子”,眼镜里就会再现它当年的样子。
这段摘录详细描述了镜像世界的概念,它是一个由数百万人共同参与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紧密相连。通过智能眼镜等设备,人们可以轻松地查看过去或未来的场景,实现与虚拟世界的无缝交互。
因为推动世界发展和变化的主导力就是科技,这一点毋庸置疑。人们发明了电,下一步必然是发现电波。无论哪一种文明,只要发明了电,电波必然会紧随其后,接着Wi-Fi(无线网)就会诞生。我之前在《必然》里曾经提到过,诸如自动化(automation)等科技都是不可避免的,是必然会出现的。
这段摘录强调了科技发展的必然性和不可选择性。作者认为,科技是推动世界发展的主导力量,一旦某种科技被发明出来,其后续的发展和应用就是不可避免的。例如,电波的发现和Wi-Fi的诞生就是电发明之后的必然结果。
学者推荐
K.K.永远是一个对未来的乐观主义者,他更多地是在变动的时代帮助大家找到机会,而不是杞人忧天。作为一位每天接触新科技的作家,K.K.的思想具有前瞻性。《5000天后的世界》所描述的情形,现在正在渐渐浮现!
- ——吴军(硅谷投资人,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和网络搜索知名专家)
到底应该问科技要什么,还是问我们要什么?到底是因为成功而乐观,还是因为乐观而成功?本书可以启发我们思考和回答这些问题。
- ——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
如同过去K.K. 的一致风格,这又是一本“站在未来看现在”的作品。公元1000年的人类自然无法理解甚至想象今日之科技,而我也确信未来1000年后的人类(如果还存在的话)看今天的世界恐怕感觉是原始部落。什么是科技?在过去异想天开,在今天勉为其难,在未来习以为常的这类事物,就是科技。人类面对新科技的时候,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高估近期,却低估远期。然而科技的发展却从来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其总会跟随着认知边界的拓展而不断拾级而上。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努力去拥抱技术变化,并确保科技向善,普惠可及。
- ——尹烨(华大集团CEO)
未来虽远,我们的目光更远。我想这就是这本书最具可读性的特点。科技以人为本,趋势大于优势。今后的十年,必定是科技重塑生活与产业的十年,所有的行业都值得重新做一遍,这就是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变革的力量。
- ——吕廷杰(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联通独立董事)
《5000 天后的世界》是一部短小精悍却不失思想性与启发性的佳作,适合所有对人工智能感兴趣的读者。K.K. 一语道破预知科技未来的秘诀,就是不断追问科技想要什么,然后努力帮它实现。这本书给投资者带来热点追踪,给创业者带来长期信心。更重要的是,K.K. 预测未来的方法,是每一位科学技术爱好者都梦寐以求的。
- ——于江生(Futurewei公司机器学习与应用数学首席科学家)
K.K.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描绘了 AI、生物技术、镜像世界和其他前沿趋势。通过新奇前卫的案例和发人深省的见解,K.K.为驾驭瞬息万变的科技领域提供了通往未来的路线图。(而以上这段推荐语,也是我用AI 草拟的。)
- —— 范冰(营销咨询专家,《增长黑客》作者)